鬼谷子的局(1-10卷)_第569章 辩风水邹衍谏主游太虚玉女受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9章 辩风水邹衍谏主游太虚玉女受命 (第14/14页)

就是心,向你的肉体发布指令,对其实施控制。任督八经脉构成一个环,该环围绕五藏神,也就是灵,影响并控制你的意识体,也就是心。十二经络,构成另外一个环,该环围绕意识体(心),影响并控制你的身体、四肢。”
  “对的对的,”玉蝉儿恍然悟道,“也难怪十二经脉全都与手与足相关,连名字也都不离手足,因为五脏六腑所在的身体主体是不能动的,能动的只有四肢,再就是意识体所在的头!”
  “呵呵呵呵,”鬼谷子笑了,“你可以这么去解。”在地上画出两个圈,一个小圈,小圈外面套着大圈,指里面的小圈,“这个圈是任督八经脉所构成的环,它沟通你的五藏神与意识体,就是灵与心。”指外面的大圈,“这个是手足阴阳十二经脉所构成的环,它沟通你的意识体与阴体,也就是你的心与肉,你的阳体通过这个环汲取你的阴体从外界所采集来的各种供养,以维持完整的你的生存需要。”
  “先生,我可否这般理解,”玉蝉儿指着自己的头,“于我来说,最最重要的应该是这个意识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心。心是个中转站,通过任督等八经脉接受五藏神的指令,再将这个指令通过手足阴阳十二经脉传达给全身,反之亦然,全身的阴体通过十二经脉反馈给心,心再经由八经脉汇报给五藏神,也就是灵,之后听取灵的指令。”
  “你可以这么作解。”鬼谷子又是一番笑。
  “换言之,肉体受到损伤,十二经脉最先知情,经由大脑传递给五藏神,五藏神再经由大脑发出指令,以因应这些伤害。是以治伤诊病,皆以调理十二经脉为上选,而不是直接去调理任督等八经脉!”
  “是的,蝉儿。”
  “能够伤害到五藏神灵的只能是心这个意识体,是以心的情志变化直接决定灵的生存处境,是以才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古书记载!”玉蝉儿两眼放光,似乎悟出了作为人的生命真谛。
  “蝉儿,”鬼谷子笑道,“你有此悟,可以行医矣!”
  “谢先生导引!”玉蝉儿拱手。
  “蝉儿,你可知如何为医?”
  玉蝉儿怔了,晓得先生另有所指,拱手:“请先生指点!”
  “医者分三种,医病,医身,医心。医病者,疗已病,护阴体,是为下医;医身者,疗未病,护大脑,是为中医;医心者,疗大脑,护五藏,是为上医。”
  玉蝉儿吸入一口长气。
  “蝉儿,你可知如何行医?”
  玉蝉儿再度拱手:“请先生指点!”
  “行医者又分三种,医人,医国,医天下。医人者,走乡穿户,除患者所苦,是为小医;医国者,入驻宫廷,除邦国所疾,是为中医……”鬼谷子顿住话头,看向玉蝉儿。
  “医天下呢?”玉蝉儿急问。
  “医天下者,”鬼谷子再捋一把长须,“阐述天人因果,普济天下众生,是为大医。”盯住玉蝉儿,二目期许,“蝉儿,你想行个什么医呢?想不想去为大医、医天下呢?”
  “天哪,”玉蝉儿惊愕,指自己,“医天下?我?”
  “呵呵呵,说说,为什么不是你呢?”鬼谷子笑道。
  “先生,我……”玉蝉儿嗫嚅。
  “蝉儿,”鬼谷子敛起笑,指向远处的大海,“看那大海,它波涛汹涌,却又那么平静。它浩瀚无际,却又一览无余。它就是你的心!天下大乱,缺的不是治家治国,是治天下。天下罹患,缺的不是医人医国,是医天下。”
  “先生,”玉蝉儿轻轻点头,“蝉儿明白了!”
  “去吧,博览群书,将先贤所悟、所述、所载融会贯通,悉心体悟,遇到难解之处,就去寻那金童。”鬼谷子看向四周,“咦,小子哪儿去了?”
  “这儿呢!”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玉蝉儿看去,是童子。
  童子身后跟着一人。
  天哪,是孙膑。
  玉蝉儿惊喜交集,急前一步,两手拱起,作礼:“孙兄!”
  孙膑未及反应,一股大力推到她的身上,一个声音几乎响在她的耳边:“了了姐——”
  玉蝉儿乍然回神,见童子的两手不偏不倚,刚好推在她的酥胸上。玉蝉儿这才记起自己正与童子手足相抵行功,见孙膑后收手行礼,童子手无倚托,就直顶过来了。
  “瞧你!”玉蝉儿白他一眼,半是抱怨,“我好不容易见到孙兄,正要与他说话呢,你哪能……”
  “是孙师弟呀,”童子解释,“他从后面推我,我没防备,想收也不住,若是不叫你一声,人就整个撞到你的怀里了!”
  “你撞呀!”玉蝉儿嗔怪道,“孙兄他……我想念他呢!”略顿,“对了,他的腿是好端端的,看不出来受过膑刑呢!”
  “你见到的是他阳神!”童子笑道。
  “是了!”玉蝉儿也笑了,完全从定中出来。
  “了了姐,我正有一桩事体呢!”童子起身,走向先生榻边,揭开榻,从榻下拉出一捆又一捆的竹简,多达十几捆,一并儿提到玉蝉儿跟前。
  “何物?”玉蝉儿看向这一堆竹简。
  “是先生送给你的。先生咐吩我取出来,供你参悟!”
  玉蝉儿打开竹简,目瞪口呆。
  一捆捆的竹简,全是她未曾读过的先贤医书,其间夹杂着鬼谷子题写的解注,看墨迹,不少解注的时间并不久远,想必是先生离谷前才写下的。
  玉蝉儿泪水涌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