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6章 中间计怀王驱贤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8/12页)
” “啥?”怀王惊愕,“你游过先庙了?” “臣仪非但游过先庙,且还拜见了大王先祖,听到了大王先祖的几句抱怨。” “啊?”怀王震惊了,“快说,先祖都讲什么了?” “敢问大王,”张仪盯住怀王,“自登大宝以来,可曾去过先庙祭拜?” “去过,去过,”怀王急道,“寡人在登基不久,就携太子前往先庙拜祭。” “这是大礼。之后呢?”张仪再问。 “唉,”怀王轻叹一声,“寡人早说再去祭拜的,可总也……” “火者,急也。”张仪解道,“大王继位已达数年,除首祭之外,大王未曾再往祭拜。先祖屡候,不见大王,以为是大王忘了先祖,这才托梦于大王,不过是向大王提个醒而已。” “唉,”怀王慨叹,“若是此说,寡人这就安排日程,前往祭拜!” 张仪正欲回话,内尹进来,小声:“禀报我王,巫咸庙祭司请求觐见!” “嘿,正要请她呢!”怀王喜,“有请祭司!” “大王,”内尹略顿,“与祭司同来的还有左徒!” 听到“左徒”二字,怀王不禁想起方才梦境,满朝文武中,真正提桶救火的只有屈平一人,由不得心头感慨,欲传见,张仪在侧,闭目有顷,手指内尹:“传旨祭司并左徒,请他们在巫咸庙稍事休息,等候寡人。” 见内尹出去,张仪灵机一动,拱手:“大王,臣仪有一请!” “你说。” “大王方才述梦,特别提到左徒提水救火。臣仪刚刚讲到祭祀,左徒就与白祭司请求觐见。大王,这中间是不是有种——”张仪顿住话头,目光征询。 “有种什么?”怀王急问。 “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譬如说,某种线索。” “线索?”怀王凝眉。 “哎哟,”靳尚这也转过神来,击掌叫道,“臣有所悟!” “你悟到什么了?”怀王看过来。 “想是先祖思念大王,又知大王乃百忙之身,不便驱驰,是以特别提示大王,可使屈平代我王前往行祭。祭司与左徒同来,亦为先祖之意,因先祖已知大王拜祭巴神巫咸了。臣是以奏请我王,可命左徒、白祭司前往丹阳,代王至先庙行祭!” “嗯,所悟甚是。”怀王点头。 “大王,”张仪补充,“先祖使左徒入梦,或有另外一意。” “何意?”怀王看过去。 “左徒执意绝秦和齐,既不合天意,又违怫大王真心。今大王与秦和亲立盟在即,左徒必生二心。左徒为楚国大才,忠诚于大王,大王亦视左徒为心腹。左徒若生二心,必逆大王。大王若行责斥,则伤左徒忠心;若不行责斥,则不合天意。先祖是以托楚,使左徒代王行祭,祭司同往司仪,一全礼仪,二全君臣之义!” 张仪给出这一解,怀王连连称妙,正自慨叹,报说太庙尹并大巫祝赶至。由于噩梦已解,怀王就没再对庙尹提及梦事,只是旨令他卜出吉日,嫁芈月入秦。 送走庙尹、张仪诸人,怀王与靳尚又议一时,将如何差使屈平赴丹阳祭祖一事安排妥贴,方使宫人到巫咸庙召请屈平二人。 觐见场所改在御书房,怀王时常在这儿接待近臣。屈平、白云并肩走进,行至怀王跟前,白云站定拱手,屈平跪地叩安。 怀王面前的几案上摆着屈平所拟的宪令草案。 见过虚礼,怀王请二人坐定,目光落在屈平身上,凝视良久,意味深长地叹出一声:“唉,屈平哪,这些日来,寡人是慢待你了!” “大王——”屈平感动,声音哽咽。 “屈平哪,”怀王的目光落在几案上面的宪令上,“你所造的宪令,寡人看过了,约略是你我议过的,全都可行。只是,这些日来发生诸多事情,寡人思来想去,宪令的事,还得暂缓推行——” “大王?”屈平急了。 “你先甭急,听寡人说完!”怀王摆手止住他,“寡人这召你来,”看向白云,“还有祭司,是有一桩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屈平、白云看向怀王,急切地等待下文。 “这桩事情是,祭祀先庙!” 屈平震惊,由不得看向白云。 见白云也是纳闷,屈平拱手:“敢问大王,祭祀何地先庙?” 屈平所以问此,是因为楚国自立国之后,迁都数次,每一处都城都葬有先君,立有先庙。 “丹阳。” 丹阳是楚国的最早都城,堪称龙兴之地,因而,丹阳先庙在楚国各地先庙中地位最是尊贵,也是新立楚王在凳基之年必须祭祀之处。 “敢问大王,”屈平略作迟疑,盯住怀王,“眼下非春非秋,非年非节,何以突然想到祭祀丹阳先庙?” “唉,”怀王长叹一声,“今日午后,寡人在此书房打个小盹,似醒非醒之中,看到丹阳先庙失火,惊出一身冷汗!好在只是个梦,寡人是虚惊一场啊!” 屈平惊问:“敢问大王,梦中先庙是如何起火的?” 怀王将午后梦境略述一遍。 屈平看向白云。 怀王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