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3/3页)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种生存选择。农业劳动要求男人对农忙时高体力消耗负责,只有将粮食集**向主要男劳动力,保证他的劳动和健康,才能保证全家的生存。要不然男子就会致病,整个家庭将遭受更大的打击。另外,北方农村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雇工往往比主人得到更好的饮食。雇主不得不将有限的细粮与肉食等食物用在最能体现其价值之处。 故而,这种观念其实是深入人心的,李安生提出粗粮也有营养,而且每天必须吃一定量的粗粮,一时难以推广开来。 连段祺瑞都不认同李安生关于多吃鱼聪明长寿、粗粮与细粮搭配的说法,更何况其他。 “如今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倒也是个事实。好歹,咱们回去也能昂首挺胸一回,不至于对不起先人。” 段祺瑞放下酒杯,喟叹着,略微的自我安慰一下。 的确,他们坐在这里吃肉喝酒,现在许多老百姓同样能够如此,不局限于东北、直隶,甚至是山东、江苏等地。 比如说,在北京,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 不过,这个工资居然还不如上海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 而不管是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物价也越来越低廉,段祺瑞住处附近的市场,每天都会挂牌子出来,路人都能看到价钱。 面粉1包四十余斤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 1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 不仅是物价在跌,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着。 而且部分走在前列的公司工厂,甚至还规定了优厚的福利。 民国政府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连最不起眼的小工都有。 在许多工厂,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要苦些,从十元到十三五元不等。 徐树铮跟段祺瑞开着玩笑,要真是没有地方可去,还不如去当个教书匠或者技工。 这自然是在开玩笑,但何尝不是体现出了如今教师与技工的优厚待遇与地位。 “净胡说八道,有哪个地方敢要我们?” 段祺瑞也不是将徐树铮的话当真,而是实在是笑道不行,这家伙,居然还有这么诙谐的时候。 还真给他们言中,他们在这里赏春光饮酒作乐,没有半个人来打扰他们,连许多北洋的故旧也是如此,大概都是以为段祺瑞彻底失势了。 两人浑不在意,只是一味的吃酒。 不过,并不意味着真的没人登门拜访,正酒酣之时,李安生却直直的闯了进来。 “芝泉兄,怎么,如此雅兴,是有什么好事么?” 李安生亲自登门拜访。倒是让段祺瑞与徐树铮大吃了一惊。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李安生怎么来了? 照道理,李安生此时应该在到处进行接见活动,约定盟誓,与议员们高官们共同欢乐,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 不过段祺瑞也是机敏之人,连忙站了起来,推说道:“哪里,不过闲极无聊才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