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买卖城会师 (第2/3页)
个东北军的后勤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为此,库伦军区只能速战速决,以大规模的防御作战,杀伤俄军有生力量为主。 这个时候,除了布置立体防御体系,骑兵部队的作用也就显示了出来,在庞大的草原上,只有骑兵这种高速机动的兵力,才能够在所谓的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才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铁路破袭。 段祺瑞带来的北洋军将官们立即的进入了角色,开始加入到战略战术研讨中,希望能够群策群力,尽快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来。 俄军很快就会再次的发动总攻,这次进攻必定会更胜过前次的买卖城战役。 段祺瑞饶有兴趣的观察起东北军修建工事以及营建战壕,似乎与北洋军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绝对不会认为北洋军的必定胜过对方,这一定是从铁与血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他所料不错,东北军之前抵挡俄军的,便是这些防御体系,也正赖于此,东北军的伤亡才被降到了一个值得列强各国重视的地步。 “将来的防御作战,将永远依靠永久工事,凭借这些永久工事,在修建起一个完整的野战工事群,相得益彰,相互配合。以永久工事为枢纽,敌军每攻陷一段防线,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以此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这些工事都是需要俄国人用血肉来填的,故而我主张打防御消耗战,趁着俄军还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继续大量杀伤对手。只要连番挫败对手,同样可以凭借这些防御工事来打反击,进一步杀伤对方,他们可还不一定能很快摸清我们的防御工事布置的妙处。” 吴禄贞刚开始也是无比的赞叹,而如今,他已经能够指出工事修建的不足,做出整改,源自于他的非凡军事才华。 用李安生的话来说,尽快将恰克图与库伦变成赤塔一样的筑垒地域,虽然短期内办不到,也没有这么多的物资,但是,一个初步的防御体系还是能够摆出来。 段祺瑞很好学,也很虚心,并没有摆出所谓陆军总长的架子。 下面的北洋将官也低调的很,大概他们也清楚,正是因为吴禄贞的极力推托,才轮到段祺瑞当这个陆军总长。 但是吴禄贞他们这边又何尝不知道,段祺瑞能够成为陆军总长,也是有着让人极为称道的地方。 段祺瑞当年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在德国学习一年半年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 这可不是谁都有的殊荣,这是埃森-克虏伯对他的看重,不仅是在治军方面,还在于军械上头。 北洋军的操典大部分都出自他的手中,可想而知他在北洋军中的威望,这个陆军总长也的确是众望所归。 后世历史上,1913年,中国陆军从德国捷成洋行得到两亿两银子的借款合同,便是他的功劳。 要不是李安生从德国分三批获得了将近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借款,只怕北洋军早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中央政府扩军,自然是合法合理的,唐绍仪内阁暂时还无法压制。 北洋军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什么,而段祺瑞也立即让北洋军加入到了东北军构建防御体系的工作中,想要学习东北军的长处。 吴禄贞也不吝赐教,中国军队越强越好。 李安生早就跟他说过,有东北军这样的怪胎,还有程德全控制的两江,中国再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内战,除非是与北洋军,但是可能性也相当小。 只要袁世凯不发疯,北洋军就不会与东北军大战,损己不利人的事情老袁是不会干的。 而只要袁世凯一死,北洋军群龙无首,只能由东北军来主持大局。 将来的都是政治博弈,军事实力只是一个手段而已,作为后盾所用。 这边构建防御体系,而唐努乌梁海等地却连续的出现了小规模的作战。 俄国还是成功的唆使了一些愚蠢无比的蒙古王公贵族,组织起来对抗东北军对唐努乌梁海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