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始跌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始跌了 (第2/3页)

票,我们的股票价格已经跌去两成还不止了。”
  薛纳王有些歇斯底里,他的橡胶公司根本就是个空壳,比兰格志远远不如,兰格志的股票还算坚挺,可他的股票就撑不住了。
  正在上海的汇丰银行董事团本来就是为了这次橡胶股票而来的,自然不会放任橡胶股票下跌。
  “以汇丰银行为首,迅速在市场上抢购大量的股票,将股价抬上去,股价上不去,新的橡胶公司就无法发行股票。”
  格兰特摩拳擦掌,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沙逊洋行必须动用尽可能多的资金来抢购股票,很显然,有汇丰为首的银行团出手,股价会被迅速的拉上去。
  “抚台大人,股价下跌了,是不是就不用对钱庄进行管制,以及禁止华商银行向钱庄拆借?”
  蔡乃煌讨好的看着坐在太师椅上的李安生,手心里着实捏了把汗。
  这位巡抚大人可不是一般的奇怪,做事不分主次,居然不到苏州衙门去,跑到上海来闲晃了几日。
  已经有御史风闻上奏,狠狠地弹劾了一把,但是朝廷好像连个屁都没有。
  蔡乃煌找了两日不见李安生,谁知道今日却自己找上门来,让他真是又惊又怕,难不成是自己贪赃枉法给对方微服私访?
  可李安生却开门见山提出道台衙门要协助江苏巡抚新设立的金融监管衙门,对上海的银行与钱庄进行管制。
  尤其是提出上海乃至江苏的钱庄不得向银行拆借大额资金,超过一万两银子的都要向金融监管衙门申请,否则违规者处以拆借金额的十倍罚没。
  更为惊人的是,李安生禁止华商银行接受钱庄以及私人的股票抵押。
  这显然是与当前的橡胶股票风潮挂上了钩,可是,这位巡抚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时的上海钱庄业处于兴盛时期,一切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票据清算需通过钱庄办理,钱庄对工商业的放款不亚于银行,由于钱庄资本大都不充裕,而放款数额很大,也需要向银行借临时贷款即拆票或以票据贴现的方式向银行贷款以资周转。
  李安生禁止钱庄向华商银行拆借,这其实是在给钱庄掘墓,非同小可,钱庄没了自由活泛的活钱,也就难以盘活资金,资本富足些的人脉广又有新寓的,还能维持个守成有余开拓不足,要是遇上个几笔烂账,只怕周转都有问题。
  “跌的好,正是要跌了才管制,要是有人想着要趁股票价低时大量吃进,就会大肆的抵押股票,向同行或是银行拆借。他们要抵押,要拆借,找外国银行去。要是我这个命令下了,还有人心怀侥幸,想要蒙混过关,那么我丑话要说在前头,这是要杀头的。”
  其实上海道有的是办法整治钱庄,不说官库都存在钱庄,就是没有官府的支持,钱庄都难以为继。
  李安生这个话其实是想要对蔡乃煌说的,他这个上海道台想要阳奉阴违,背地里做手脚,那么就别怪他辣手无情。
  蔡乃煌满腹怨气,他收了钱庄老板们不少的好处,请他代为说项,请李安生收回成命,哪里知道李安生一口回绝,半点面子都不给。
  这李安生也太过胆小了些,不就是橡皮股票涨了几倍嘛,他也买了不少,获利颇丰。
  他连心里骂上几句都不敢,面上更是不敢流露出任何的异样,堆着笑说道:“他们也是想发财想昏了头,我会告诫他们,不要铤而走险,只是,长此以往,恐怕对钱庄与民族商人大为不利。”
  这点李安生未必不清楚,但这橡胶股票风潮要是没有钱庄的加入,根本就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只有死死的钳制住钱庄,才能将损失都转嫁到外国银行与投资者身上去。
  钱庄便是整个上海华人投机者们的中转工具,这里拥有一批资金雄厚,却缺乏投资目标的民族商人;这里同时又是官僚、买办产业最集中的地方,“红顶商人”和买办官僚可以调动大量官银、公帑进行无本万利投机;这里还有为数众多发了财的外国人,他们手中同样握有大量闲钱。
  钱庄跟这些人一拍即合,疯狂投机,给他们介入到橡胶股票投机中去,那杀伤力可就大了去了。
  钱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情况比较普遍,钱庄向投机者提供贷款,而且能让投机者用已经购得的橡胶股票作抵押,获得新的贷款去购买新股票。
  第二种情况是钱庄直接参与炒股。
  现在李安生也不去管钱庄直接去炒股,他只想限制钱庄以钱搏钱的能力,将危害降到最低。
  “如何会不利?这只不过是暂时实施,等到橡胶股票热潮过去,股价合理,再开禁不迟。至于民族工商业融资,我已经替他们联系了吉祥银行与大通信托公司,有大把的资金可以贷,只要他们有这个能耐。”
  现在就算有资金放出来,也是给扔到狂热的股市中去,要贷款也只能贷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企业。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