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重建南洋水师? (第2/3页)
在秦淮河边,看着雪花不断的落入江中,消失不见,程德全语音悠悠。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也可以说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 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只是,如今的秦淮河边再也没有当年的繁荣昌盛,仿佛过往的兴旺都是一场春梦,浮云。 流入城里的内秦淮河东西水关之间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两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加之人文荟萃、市井繁华,构成了一个绝世繁荣之地,与京城的繁荣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安生自然清楚,程德全话中的意思。 江苏巡抚的衙门在苏州,而江苏布政使则有两位,一位在苏州,一位在南京,注定江苏的地位尴尬。 督抚相争是免不了得,但如何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却很难。 朝廷让程德全过来,实际上是想要利用李安生,想要凭借他的手来繁荣江苏各府。 东北需要引入美国资本来对抗日俄,江苏同样需要。 江苏最为繁华的是苏州、常州与上海这三个地方,但真正让人操心的则是上海。 要是李安生这江苏巡抚当的好,那么就功德无量,要是当不好,只怕朝廷撤他的职只要轻飘飘一句话,左右都是艰难。 说到底,这江苏巡抚还是过度的,朝廷还真不会长久将他放在这个位子上。 “程公,可有心思重整南洋事务?” 按照定例,程德全这个两江总督还兼着南洋大臣这个职务,全程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又称南洋通商大臣。清末专管南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务的钦差大臣职掌除交涉、通商、海防外,还训练南洋海陆军,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但局限于两江一带。 李安生想来想去,还是这个地方最能出成绩,而且还不用受制于人。 要想不被摘桃子,就要整些厉害的出来,让奕劻与载沣等人投鼠忌器。 自从袁世凯去职后,北洋衙门的权力就大部分都给收回,以奕劻与载沣为首的朝廷雄心勃勃,想要彻底大权独揽。 李安生偏不想让他们如愿,既然将他调到江苏来,自然要干点什么事出来,比如妨碍朝廷集权,看他们如何回应。 交涉、通商以及兴办工矿交通事业,都是李安生的强项,萦绕在他心头的,却是重建南洋水师。 李安生可不去管他朝廷答应不答应,到了这个份上,不答应也得答应,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他很清楚,后世的历史上,清政府并没有成功的重建北洋舰队与南洋舰队,甚至连个小水师都没有。 年轻志盛的载洵甫一出任,即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海军七年规划,计划在整顿各洋旧有各式兵轮的基础上,在第3年至第7年的5年里,添造头等战舰8艘,巡洋舰20余艘,各种兵轮10艘,编制第一、第二、第三各队水鱼雷艇;编定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及闽省等各洋舰队;成立各洋军港和船坞;设立海军大学,等等。 8月13日朝廷批准这一计划,令度支部及各省分筹开办费1800万两。 载洵、萨镇冰等随后乘船赴欧洲考察海军,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并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 像载洵这等无能之人,居然还能够出任海军筹办大臣,实在是让人寒心。 既然后世载洵毫无建树,想必那些珍宝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与其将款子交给朝廷,让朝廷去办那半点都不合算的舰队,倒不如自己截留,用于南洋水师——将来的南洋舰队。 “哼,我最喜欢抗命了,而且最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