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天下闻名赵无极 (第3/3页)
况下,打到南京城下。 就算是真的打过去了,又怎么可能破城呢? 火枪可打不毁城墙,状元营也没有攻城器械,两战俘虏近万人,算上后勤人员也只有四千多人的状元营,甚至无力看守。 说不得,现在的状元营还在距离南京城300里左右的位置,甚至是有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呢。 咸丰帝从朝臣的沉默中,明白这些人是觉得他飘了。 “你们是觉得,赵无极在这两战之后,已经提不动刀了?” 咸丰帝质问出声,还是无人应答。 事实上就连咸丰帝自己,也不相信赵无极三天时间就能够攻占南京城,那岂不是相当于大清百万军兵都是废物? 可他还是质问出声,因为他有他的目的。 “拟旨,着赵无极任奉命大将军,总领平叛事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汉人官员当场懵逼,而满人官员则纷纷出声大呼不可。 因为清朝有史以来,有且只有过两个奉命大将军,第一个也是两次被授予这个职衔的就是多尔衮,而第二个就是皇太极第二次入塞时,授予其兄阿巴泰的。 在阿巴泰之后,距离现在已经有两百年,从未有任何人被授予这个职位。 而无论是多尔衮还是阿巴泰,都是满人,更是真正的皇室贵胄。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次太平天国北伐之师逼近京城周边的时候,咸丰帝在危急之中,任命了皇族中最为年长的惠亲王为奉命大将军。 可惠亲王同样也是满人亲王。 为何如此呢? 因为多尔衮当年能够晓谕全军,就是以这个职位,当然了,其自身的身份、权势、功勋等也是重要原因。 但也能够说明,奉命大将军的逼格有多么高了。 最重要的是,清廷有史以来,将军就一直是满人的官职称号,战时才会任命亲王为大将军,而唯一一个以汉人身份被授予大将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平西大将军吴三桂,之后也被康熙给‘注销’了。 这是要干什么? 满人官员们要疯了,因为他们觉得咸丰帝疯了。 汉人官员们刚刚还在抨击赵无极,可现在却突然就掉转了口风,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态度,为什么不是全部? 因为总有一小部分人…… “朕意已决。” 咸丰帝才不管那些呢,他很清楚赵无极对他有一些意见的,因为之前苏灿拿到了火枪,这要是不给足够的封赏,那万一真的投靠太平天国了呢? 想想这两份战报,咸丰帝就觉得,状元营要是调头的话,他可能连热河都逃不去。 至于封赏会不会让赵无极势大? 关键在于只给名,不给兵,而且这个名大到了太平天国封不了的程度。 “众卿不用再劝了。” 咸丰帝得意极了,之前他下达一些命令的时候,朝臣经常针锋相对的反对。 可这一次,当他说他有了决议之后,朝堂竟然真的安静了下来。 这说明朝臣也怕赵无极和他的状元营。 所以自己更应该把赵无极握在手中了。 咸丰帝最后说道:“来人,把朕珍藏的,太祖用过的那柄宝刀,着人连同圣旨一并送到南京城外,交给朕的赵无极奉命大将军,并通传天下。” “陛下。”德高望重、权势绝顶的满人官员最后劝阻道:“如果……赵无极已经死在了讨伐逆贼的战场之上呢?” 咸丰帝深吸了一口气。 虽然这种说法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距离那两战已经过去了三天多的时间,而死了秦日纲的太平天国,无论是从复仇的角度,还是从战略战术的角度,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赵无敌。 但他还是很生气,因为这是在拆他的台。 他也不喜欢汉人,可现在满人自己不顶事了,再不用汉人的话,那汉人必然会转投太平天国。 这也非常符合咸丰年间的清廷政治格局,汉人因为太平天国的原因,而逐渐掌握了兵权,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曾国藩。而在这个时代,兵权就意味着话语权,曾国藩的湘军,更是有只认曾国藩不认咸丰帝的说法,其它各路兵马也是如此。 “若是赵无极战死……”咸丰帝高声说道:“那就追封他为护国亲王,若他不死,那就是朕的奉命大将军。” 是日,自京城为圆心,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封赏,在半个月的时间内通传天下。 武状元赵无极,天下闻名。 …… ps:今天更了一万三千多字,老板们赏点订阅、推荐票、月票什么的吧,收藏已经破万,现在是10070个,可均定却卡在了450,还差50个到500,而不到500均定就没有全勤奖……扑街萌新好可怜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