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6章 垄断 (第2/3页)
嘛。 认真考虑了一下,但他还是没想明白沈建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好将自己大概了解过的东西说了一遍。 “医药行业的利润很差。就以我们市里的几家中药企业来说,最大的仲景制药,每年利润大概在一百万左右,小的西夏药业和碗中药业,年利润大概在五十万左右。比起其他科技含量的公司,有着很大差距。” “也正是因为企业不景气,所以才农户种植的药草才卖不上价格。” “那西药厂呢?” “也一般般。康元药品工业集团算是市里最大的西药企业了,但去年却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种药材这条路,走不通的。” 走不通么? 沈建南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我在乌克兰有个朋友以前就是个小混混,每天醉生梦死,但仅仅一年时间,他现在已经是非洲第四大军火贩子,每个月的净利润都在上百万月美元。” “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的么?” 从农业种植发展突然跳跃到军火,康定远和钱坤完全跟不上沈建南的思维跳跃频率,两人一脸懵逼的大眼瞪起了小眼。 他们知道,沈建南要说的话肯定跟之前讨论的问题有关系,可偏偏,完全想不到这毫不相干的行业会有什么联系。 “他的办法很简单。卡拉什尼科步枪,也就是ak系列步枪,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是每一把十美元,但这个家伙,将卡拉什尼科运到非洲,以每吨二十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当地一些军阀和国家。” 钱坤和康定远目瞪口呆。 国内废铁价格都在一千两百元一吨,成品步枪卖二十美元一吨,还要运输过去,这不是得亏的老逼朝天。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家伙一定会赔钱?” “没错。在武器的出售上,他亏了一大笔钱。但仅仅半年时间,非洲市场上的武器,就从美式、法式、德式武器,几乎全变成了卡拉什尼科步枪,就半年,他卖出了六千万只ak系列武器。” “他卖的越多,不就亏的越多?” “道理确实是这样。但他不但没有亏钱,反而赚了很大一笔钱。” “这怎么可能?” 沈建南乌黑的眸子闪了下,看着康定远和钱坤难以置信的样子,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原因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卡拉什尼科性能很耐操,虽然射击精度不如美式步枪,质量上不如德式武器,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任何环境都能够发挥它的性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这位朋友以每吨卡拉什尼科送十发子弹的价格,很快就将卡拉什尼科卖到了非洲任何一个角落,就连五岁的孩子,都能够买的起他的卡拉什尼科。” “但枪是什么?是武器,除了杀人还可以捕猎。但如果,没有了子弹,它甚至还不如一把烧火棍有用。” “想想看,如果整个非洲都是卡拉什尼科,每天需要多少子弹?” “......” “美国有多名军火专家个武器制造公司统计过,现代战争中,平均每一点二万发子弹,才能够杀死一个人。而安哥拉战争,二十年打死了八百万人,一共要消耗多少子弹?” “就算按照一颗子弹赚一美分,这些子弹能够赚多少钱?” 这不就是垄断么! 钱坤和康定远不由对望了一眼,既有费解,又有一种从尾椎直刺后脑勺的寒意。 垄断这个词他们并不陌生。 早在一百年前,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华夏,所带来的压迫和剥削一度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 集体主义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来阻止垄断带来的资本剥削和压迫。 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垄断一个市场居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用子弹去杀死人,再垄断市场赚取暴利,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可是,这跟种药材有什么关系? 哗啦啦—— 沈建南也不着急再说,拿着茶壶帮两人添了茶水让他们消化下这其中的信息。等到两人消化的差不多了,他才继续说道:“子弹是消耗品,它的价格看似很不起眼,利润也很微薄,但如果垄断,它的利润甚至比卖出无数战机都更加赚钱。” “为什么会这样?” “消耗品,必需品。这点,是我那位朋友能够成功的原因。没有了子弹的武器,那就是废铁,那些军阀和部落拿着廉价的武器,只能向他购买子弹。” 康定远和钱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们有些明白沈建南这么说和之前说的那些有什么关系,但一时之间又没办法抓到重点。 不是两人不够聪明。 有那么一句话,华夏真正的精英,都是在官场,但本身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又有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很难像沈建南这种站在棋盘外的挂逼看的那么远而且清楚。 “归根结底,经济是为人服务的,财富是生命创造的。” “两位觉得,如果垄断了医疗体系,种植药材这条路可还行?” 噗嗤—— 钱坤被沈建南的话给呛到了,嘴里的茶水全喷到了桌子上。 九十年代初的华夏医药市场传统中医和西医竞价互相较量压制,各有千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