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空头_第610章 人尽其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0章 人尽其用 (第2/4页)

响所导致。曰本人为什么会看上它?那是因为它有价值。”
  “......”
  “众所周知,曰本商人都是很精明的,如果不是有很高的价值,他们怎么可能和我们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谈判?”
  “......”
  “主席说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曰本人三番五次试探,我认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试探我们的底线。因为他们清楚我们的弱点,需要外汇以及经济上的薄弱。”
  “.......”
  “但我们的优点也很明显。鹭岛造船厂的历史悠久,技术上,虽然落后了点,但我们主要是差在动力系统和高精密设备上。
  如果有这些,我认为,鹭岛造船厂的实力绝对能够跟川崎、大宇这些知名企业做比较。”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第一工业株式会恰好具备这样的技术,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和曰本川崎有合作,承包川崎在船舶机电设备的配套生产。
  而去年,第一工业株式会还收购了波罗的海造船厂。”
  “......”
  邢磊的一番话让会议室炸了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句话,谁都明白。
  但问题是在这之前谁都无法知道第一工业株式会的目的和底线,持续的财政危机,让不少人心里就抱着一个打算。
  卖一点钱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
  但现在就不同了,如果邢磊说的都是真的,那只能说明,第一工业株式会有着极大的野心,能够看中鹭岛造船厂那只能说明他们非常需要鹭岛造船厂,而不是买方市场。
  “小邢。你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打听来的?”
  “对啊。我们怎么都没有听过?”
  “你确定这些消息都是真的?”
  “......”
  面对着七嘴八舌的议论,邢磊脸上没有任何变化,但眼神已经充分说明了一切。
  “我确定,这些消息都是真的。我有同学在北方做生意,他亲口告诉我,去年,第一工业株式会收购了波罗的海造船厂。”
  “......”
  四下一片安静。
  波罗的海造船厂,要知道,这家船厂,可是苏联最大的船厂之一。
  苏联的制造业可能备受吐糟,但重工上的技术,那绝对是当代最先进的水平之一。如果第一工业株式会收购了这家船厂,想要再成立自己的船厂,一切都说的通了。
  没有人想一直做别人的外包公司,第一工业株式会和川崎合作多年,自然能够看到川崎的订单。
  有了和川崎合作的经验,又有了波罗的海的造船技术,那不造船岂不是傻。
  “所以我认为,曰本人反反复复,就是想要试探我们的底线。但买卖,既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我们有所求,他们也有所求。我们完全可以待价而沽,试探他们的底线。”
  “可如果,你猜错了怎么办?”
  “夫未战而妙算胜多者,得算多也。我们完全可以先算一算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需求有多大。
  鹭岛造船厂位于入海口,水运交通便利,船坞设计经过时间的检验,不会因为洪水和自然灾难造成什么灾难性后果。其次,华夏人工成本优廉,材料生产加工成本也同样廉价。建造一艘船,最主要的公种是电焊工。
  但据我所知,在曰本,一名电焊工,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薪水大概在一万三千块钱。
  而在国内,这个薪水要除以二十,甚至是三十。
  同等强度和时间的劳动,国内电焊工的薪资,最多就是六百元。”
  “并且。在曰本,企业必须为工人提供至少两张巨额的商业保险和社会公共年金,仅仅这笔开支,就比国内的薪资要高出好几倍。”
  “......”
  “资本是追逐利润的,二十倍的人力成本,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其次是材料。曰本造船厂所使用的钢材,其实大部分都是从国内进口的粗钢,如果他们把造船厂设在我们鹭城,材料上也会节约一笔很大的开支。”
  “......”
  “而在成本端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极为优厚的政策优势,减税条款和土地政策。”
  “......”
  “可是,全球造船厂目前订单都不景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否则鹭岛造船厂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恰恰就是我们的另外一个优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