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9章 辩风水邹衍谏主游太虚玉女受命 (第5/14页)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音乐唱和中,淳于髡的一双老眼缓缓合上。 苏秦出泪了。 陈轸出泪了。 一众弟子全都出泪了。 一曲唱完,陈轸凑近淳于髡,轻声:“老光头呀,那曲秦风没啥好听的,陈轸送你一曲,是轸家乡的风,那才叫个绵柔哩!”转对三名乐女,“起乐,《月出》。” 三名乐女奏起陈风,陈轸出声哼唱: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陈轸唱完,苏秦亦道:“前辈恩公在上,周人苏秦也送您一曲家乡的歌!”转对乐女,“《关雎》。” 乐女奏起,苏秦吟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苏秦的周风尚未唱完,淳于髡就在美人的怀抱里静静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淳于髡的死是震撼学宫的盛事。 稷下七十来位先生无不感念淳于髡这些年来为活跃学宫里的学术气氛所做的贡献,先祭酒离世时的惊艳场面,尤其是临淄第一青楼的花魁吴姬掷金于地、解衣拥怀,还有名震天下的苏秦、陈轸为他吟诗送行,更为稷下学子所津津乐道。学子们无不认定,在天下的所有学子当中,只有淳于子才配享这般殊遇。 淳于髡死后三日,湣王一道谕旨,将年轻气盛的荀况扶上正位,先君二陵的事则被一心要坐相位的田文压住,只字不提。 邹衍连生几日闷气,让弟子召来几辆马车,不告而辞稷下,投赵国去了。 邹衍前脚刚走,已回齐境的匡章这也安置好五都将士,回京复命。 苏秦、陈轸迎住他。 匡章扼要讲了楚地发生的事,尤其是唐蔑如何突然发难,分兵三万断其后路,对齐人四面围困,他出于不得已,才出击唐蔑,导致楚人整体塌陷等等诸事。 苏秦瞠目结舌。 “奇怪,”陈轸半是自语,“战场相持对楚人最是有利,唐蔑何以突然发难呢?” 匡章摸出有人射过来的那张字条:“苏子请看这个!” 苏子展开,陈轸探头一看,脱口而出:“是黑雕。” “是秦人送来的!”匡章应道,“这中间想必是秦人在搞鬼。” “这个结局是在下料到的。”苏秦苦笑一声,“也好,楚王没得指靠,正可入纵。” 朝中没有了靖郭君田婴坐镇,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尤其是新齐王田地,完全我行我素,没有了约束。 先齐王时,作为朝廷政务的观察者,太子地越来越看明白一些真相,渐渐不喜欢田婴,认定他是个深藏不露的巨奸。就食于田府的门客数量越来越多,这也让他有种莫名的、不寒而栗的警觉,由不得想到老祖宗田完至齐后如何渐渐坐大、最终取代姜氏之齐的陈年旧事。 关键是,田府中几乎所有的门客都是田婴之子田文所养的,也唯田文一人的马首是瞻。 然而,百官不能无人挟制,朝中不能不设相府。齐湣王思虑数日,召来苏秦,请他举荐。 苏秦举荐二人,一是田文,二是陈轸。 湣王首先排除的是田文,盯住苏秦,直入其旨:“这个陈轸好像是名声不太好呢,苏子何以荐他?” “回禀我王,”苏秦拱手应道,“臣约略记得,我王之志在驰聘天下,此谓帝志。帝志为大志。我王欲成大志,须得强有力之辅佐良材。陈轸辅魏,先惠王驱十二诸侯于孟津;陈轸辅秦,受王命使楚,驱走张仪,使楚失治国良材,而秦得之;陈轸辅昭阳,使其居令尹之位,主政楚廷,强楚十余年。之后张仪至楚连横,陈轸为楚对抗张仪,支持屈平,力主楚国结齐制秦,两番为楚使临淄盟齐,可惜楚王不听,偏信张仪,致有今日败局。” “原来如此,”得知细情,田地颇为感慨,“陈轸为楚使时,确实与他人不同。这事儿可以定下,他为内相,你为外相,如何?” “谢我王信任。”苏秦拱手,“臣以为,我王可使田文为内相,陈轸为外相。由田文主内,陈轸主外,我王大业可成!” “这个不可!”田地摆手,“寡人欲行纵策,外相只能是你苏子,你责不旁贷!”略顿,“至于田文,还是做他的上卿为好。他有那么多的门客,还有稷下那拨子先生,够他忙活的。” 见湣王把话完全堵死了,苏秦不便再说,拱手:“臣受命。” 苏秦回到馆舍,置好酒宴,使飞刀邹请到陈轸,一边喝酒,一边将齐湣王诚意拜他为相之意悉数讲毕。 “呵呵,”陈轸苦笑一声,“又是苏兄举荐的吧?” “是的,”苏秦也笑了,“齐王让在下举荐,在下荐举二人,一是田文,二是陈兄。在下的提议是,由田文任内相,陈兄任外相。不料齐王不提田文,只问在下何以举荐陈兄,在下讲了荐举陈兄的缘由,齐王当场定下这事,由在下任外相,陈兄任内相,让在下知会陈兄。陈兄若无他志,明朝就与在下入宫,面陈大王,同掌齐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