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_第四九六节 回乡路漫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九六节 回乡路漫漫 (第2/2页)

酒具制作等等。”

    ??“还有,支柱型产业对于一个县来说,至少要占一个县最少半成的总产值。”

    ??刘安在江陵停了三天,给江陵府还有周边的县上了三天课。

    ??刘安准备离开,却没有走成。

    ??原本是要逆流而上的,却南下岳州,又给当地以及周边的县上了五天课。

    ??刘安回乡之路似乎归期越来越远,从最初的上课又演变成了实地考察,指导各县发展自己的支柱形产业。

    ??就这样,差不多两个月过去,刘安才从江陵逆流而上走了一点点,这才到了夷陵。

    ??刘安原本不想停船的,可谁想夷陵码头上至少聚集了上万百姓。

    ??“盛情难却,我只是回乡。”

    ??“下官告罪。”

    ??“罢了,让我休息两日,备下润喉茶。”

    ??刘安这两个月说了太多的话,可依然要接见百姓派来的代表,各地乡绅。

    ??也不知道从那个城开始,乡绅们带着各种当地的特产,还有更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一来是一份心意,另一层原因是百姓们希望刘安可以发现某样奇特的东西,能成为当地的重要特产。

    ??以刘安走过这么多县,初期发展最多的还是往农业方向发展的。

    ??种茶是长江沿岸都可以的。

    ??而后刘安还发现了许多药材可以种植。

    ??象是岳州,那里湖水多,大力发展莲藕的种植,莲子产业,而后藕粉产业,干荷业等等。

    ??当地县令计算过,仅藕这一项就能给县里带去每年万贯的税收,能让几千户百姓因为藕而让生活富足。

    ??洞庭莲、洞庭茶、洞庭龟、洞庭虾等等。

    ??一系列的农业富强产业。

    ??出了码头,刘安见乡绅代表,又是半天时间。

    ??回到当地官府安排的一富商专门为刘安空出来的大宅时,刘安感觉腿都是灌了铅的。

    ??累。

    ??睡了一晚起来,刘安倒是很认真的去看当地的特产。

    ??一件很特别的东西让刘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轻轻的咬了一点,然后用手在嘴角再擦了擦,闻了闻。

    ??刘安相信自己没看错。

    ??黄色的小米椒。

    ??刘安记得以前看过一条报道,有植物学家研究过神农架的植物,认为辣椒的原产地在西双版纳的红米椒、神农架的黄辣椒、青藏高原的红小泡椒。

    ??自己怎么把这个忘记了。

    ??“来人。”

    ??铁头立即进来:“主君。”

    ??“去查这个。”

    ??“是,主君。”

    ??铁头捧着小盒出去,门外有官府的人还有乡绅们一直等着呢,那怕刘安说要休息,他们也随时准备着,方便刘安去问话。

    ??盒子一送出去,立即有人翻开记录:“第一七一号特产,有药农采自神农山中,辛辣,作用未知。”

    ??这份记录铁头送到了刘安面前。

    ??刘安翻看之后说道:“告诉他们,此物大量种植,将来在咱们中原此物极重要,上三香:花椒、辣椒、胡椒。八香:丁香、肉桂、肉豆宼、砂仁、茴香、息苗香(孜然)、沙姜、八角。去吧。”

    ??“是。”

    ??刘安在屋内继续看其他的特产,屋外传来震天的欢呼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