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二九节 屯粮等待出征 (第1/2页)
??先入为主的思想之下。 ??两个商盟的人已经在脑海之中刻下了小倭子的低贱品性。 ??所以,杀光小倭子所有的贵族、所有识字的人,然后把新一代小倭子好好教育,不听话的往死里打。这便是两个商盟最终的意见,以及所有的商盟成员内心深处的共识。 ??当然,大宋人在乎礼。 ??所以,面子上还是很客气的,对于听话的小倭子们也一样是关爱有佳。 ??铁矿的事情说完了,寇准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公文正准备说话,却听到有人敲门,一个小太监进来,低着头低声说道:“吕相公、寇相公、向相公。这时辰到了。” ??每天两个时辰的会客时间是皇帝的旨意,谁敢违。 ??寇准把公文放在桌上:“这事你看看,然后让人带个话。话说你倒是勤快点,早一点解除了这禁足令。” ??刘安只是点头没说话。 ??寇准等三人起身离开,刘安送到二道门,他都不能靠近自家大门,有禁军守着呢,只能目送。 ??倭筑紫岛北港要建一座钢铁工坊的事情就在寇准离开后不足一柱香时间便传遍了整个汴梁城。 ??在这一条信息之后,只有一个附加规则。 ??四个字:民建官销。 ??在大宋有三类物资是永远供不应求的,排在第一的是盐,第二的是铁,第三的是香料,第四是布,第五是粮食。 ??粮食虽然排在第五,布匹排第四,却是和盐一样是绝对不可少的三大物资之一。 ??大宋才立国四十四年。 ??而天下的战乱是在大宋立国之后十五年才结束,紧接着,大宋与辽有长达二十五年的边境混战期,再加上前两次北征。 ??粮食这东西似乎永远就没有够的时候。 ??官方在屯粮,民间也在屯粮。 ??但,屯积的习惯就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咸平码头满仓、汴梁三个码头满仓,就官方登记这些全部是准备运离的物资。 ??仅布匹一项就有十五万匹。 ??铁器超过了二十万件。 ??其余的物资无数。 ??日子似乎又平静了下来,一天天的过去,码头上的仓库一直在扩建,码头旁的荒地建起了的临时仓库也在大量的增加着。 ??终于,这事引起了朝堂的关注。 ??连皇帝都知道这事了。 ??大量的物资往外运只能证明商情好,但屯积在码头不装船是什么意思。 ??一日早朝,没等官员们开始例行汇报工作皇帝就问了:“听闻码头港仓,大量的货物存仓不发,可有人去了解过?” ??新任权知开封府赵谏上前:“官家,臣有派人去问过。” ??“讲。” ??“不止是汴梁的码头,还有咸平的码头仓库,臣还问过商人们,听闻金陵与杭州的码头也是这样。之前有传闻说李公与寇公打算由安平候作向导出海代官家巡视,现安平侯在家休养,所以商人在等安平侯休养期结束,而后出海后随行。” ??皇帝不太明白:“为什么?” ??“倭筑紫岛钢铁坊筹建